随着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高居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理财,因为如果不理财,则存在银行中的钱就会越来越少。缺乏金融知识和工作繁忙的普通老百姓如何理财呢?就这样,基金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投资理财产品已经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但国内基金品种令人眼花缭乱,并且风格、收益大相径庭。从银行拿到一份宣传单,或听听某个“好心”销售人员的推荐,甚至某个理财专家的预测而做出基金投资行为,是一种轻率、不负责的举动。在投资基金之前,最好要先了解一下基金。
什么是基金
假如小张、小李、小王现在手中都有一部分余钱,不想放在银行了,想拿出来投资。开公司或办工厂对他们来说比较难,一来没有好的项目,二来投资实业太麻烦。所以只想投资股票、期货、黄金、债券、大宗商品等这类证券进行保值增值。
投资这类证券,他们都属于“三无”人员,即一无足够精力、二无过多资金、三无专业知识,所以他们良好的理财梦想一直没能实现。
有一天,小张把小李、小王请到家里,给他们出了个主意:“我们三人每人出点钱,雇一个投资理财高手帮大家投资,到时挣了钱大家平分,亏了也一起承担。”
小张认为可以聘请远近闻名的投资高手老刘,因为他拥有高超的金融投资经验,近年来投资赚了不少。
小李摇了摇头,表示不同意:“大家只是听说过老刘,但并不认识他,把钱交给一个外人打理总让人不太放心。”
这时小王想起了老赵,老赵是他们的好朋友,威望极高,并且略懂一点证券知识。同时老赵与老刘的关系也很好,如果请老赵牵头负责资金的整体运作,再去请老刘来负责具体操作,那么大家都会放心的。听到小王的想法,小张和小李都举双手同意。于是他们请来了老赵和老刘。
老赵和老刘都同意三人的方案。几个人经过一番商讨后,定下如下规则。
小张、小李、小王的资金由老赵负责保管,老刘负责运作。
老赵和老刘的劳务费按照操作资金的一定比例收取,定期在筹集的资金中直接扣除。
无论在投资的过程中赚了还是赔了,老赵和老刘都不负责任。
在扣除老赵和老刘的劳务费后,所有的资金、证券都属于小张、小李、小王共同所有。如果投资获利,则三人按投入的比例分红,如果赔了,则也要按相应的比例承担损失。
上面这些事就称为合伙投资。
将这种合伙投资的模式放大几万倍,就是基金。
这种民间私下合伙投资的活动,如果在出资人间建立了完备的契约合同,那就是私募基金。
如果这种合伙投资的活动经过国家证券行业管理部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审批,允许这项活动的牵头操作人向社会公开募集吸收投资者加入合伙出资,这就是发行公募基金,也就是大家现在常见的基金。
基金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即具有资格的银行)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然后共担投资风险、分享收益。
在上述故事中,老赵就相当于“基金管理公司”;老刘就相当于“基金经理”。另外,为了充分保障投资者的资金安全,还会有专门的银行负责保管所有资金,这就是托管银行。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托管银行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 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托管银行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