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8年最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第三条对外汇的具体内容的规定是:“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1)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5)其他外汇资产。”表1-1是G20国家的货币。
注:G20集团除以上19个国家外,另外一个成员是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以上代号来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此外,我们也经常看到瑞士法郎(简称瑞郎,代号为CHF),瑞典克朗(代号为SEK),港元(HKD),澳门元(MOP),新台币(TWD)等货币。
1.1.1 汇率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个货币相互兑换时的价格或者比率。外汇市场上的汇率通常是用5位数字来显示的。比如欧元/美元1.2535,读做“欧元兑美元汇率是1.2535”;英镑/美元1.5216,读做“英镑兑美元汇率是1.5216”;美元/瑞郎1.1645,读做“美元兑瑞郎汇率是1.1645”;美元/日元113.56;读做“美元兑日元汇率是113.56”,等等。
1.1.2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的金本位制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都实行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并非汇率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平价的上下限范围波动。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成员国货币兑美元的官定比价就是平价,各成员国货币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1%波动,由中央银行出面干预。
浮动汇率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没有上下限波动幅度,而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决定。1971年8月15日,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任由美元汇率自由浮动,到1973年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外汇市场随着各种汇率的不停的浮动而不断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几乎没有国家完全采取自由浮动汇率,由于汇率对国家的国际收支和经济的均衡有重大影响,各国政府大多通过调整利率、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以及控制资本移动等形式来影响汇率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