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时,用户看到不明链接一定要小心,这可能是犯罪分子设下的陷阱。如果用户贸然打开不明链接,银行卡信息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盗用,令自己的资金受损。
◆理财案例
罗睿是一名工厂管理员,有一天,他收到一个陌生号码的短信:“您好,这是我厂需要的几款湿度计的清单(http://url.cn/XPsgFM)。”一开始,罗睿以为发错了短信,后来他越来越好奇,情不自禁地点开了信息中的链接,并且按照链接的指示安装了一款软件。软件安装完也没有出现异常,罗睿也就忘了这件事。
但是到了第二天,有个客户给罗睿打电话,说给他打了3万元货款。如果在平时,罗睿都会收到银行的通知短信,但是这一次却没有收到,他感觉有些奇怪,就去银行查账单。
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账单显示自从他下载了那款来路不明的软件后,他的银行卡上一共转账了12笔,共计2万多元,都是通过快捷支付完成的,有两笔还购买了机票。然而,对于这12笔转账,罗睿都没有收到短信通知。
罗睿报案后才知道,害了他的正是那个携带不明链接的短信。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等形式,给大量手机用户发送短信,如果有人点了链接并下载了软件,手机就相当于下载了病毒。病毒程序可以盗取用户银行卡上的资金,同时令受害者难以察觉。
案例启示
实际上,这种事件经常发生,原理不难理解,犯罪分子利用病毒软件干扰用户的智能手机,并且盗取用户的银行卡信息进行盗刷。虽然钱财不翼而飞的原理知道了,但是损失的资金并不好追讨。犯罪分子一般都是异地作案,并且利用虚假身份,所以破案是有一定难度的,用户只能通过自身提高警惕,从而增加手机的安全性。
犯罪分子盗刷用户银行卡的操作流程如图4-2所示。
图4-2 犯罪分子盗刷银行卡的操作流程
只要点击了手机上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不明链接,安装了不明软件,银行卡资金就会被套现。这种犯罪手段看起来高明,但是只要用户平时使用手机时提高警惕,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风险。
正确的做法是,给手机安装防病毒系统,不要随便点击陌生链接。同时,一旦被骗,及时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取得联系并且投诉,如果不是本人购买也可以拒付,由第三方支付公司承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