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文介绍可知,DIFF数值主要是通过EMA计算得出的,因而 EMA的计算就是MACD指标的基础和重要依据。
1. EMA及其计算方法
EMA指标英文全称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中文全称是指数平滑 移动平均线,简称指数平均线。EMA也是一种趋向类指标,本义是以指数 式递减加权的移动平均。在炒股软件中,该指标的数值多用曲线表示,所以 称为指数移动平均线。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EMA(n)= a x Cn + ( 1 - ot ) xEMA(n-l)
其中:EMA(n)为第n日EMA; a为平滑系数,设定值为( 2/n+l ); Cn为第n日收盘价;EMA(n-l)为第n-1日EMA。
指数平均线EMA与我们经常所见的均线MA是有所区别的。为了让读 者更清晰地了解指数移动平均线EMA,下面将两者进行对照介绍。
(1 )均线MA0
移动平均线,英文名称为Moving Average,简称MA,原本意思是移动 平均。由于我们将其制作成线形,所以一般称为移动平均线,简称均线。
均线是将某一段时间的收盘价之和除以该周期,比如日线MA5指5天 内的收盘价除以5,其计算公式为:
MA ( 5 ) = ( C1+C2 +C3 +C4 +C5 ) /5
其中:Cn为第n日收盘价。例如C1,则为第1日收盘价。
总之,均线MA的数值是通过连续几个交易日收盘价之和的简单平均计 算出来的。投资者在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很多指标需要用到股票价格进行计 算时,一般选择的都是股票某一周期的收盘价。
之所以选择收盘价,是因为接近收盘时段形成的价格,更能反映当日买 卖双方的真实意愿。在股市中也有这样一种说法,开盘时段的价格是由散户 交易形成的,收盘时段的价格是由专业投资机构(或主力)交易形成的。
(2)指数平均线EMAo
和均线的命名方式有所不同,指数平均线EMA的名称中多了 “指数平滑’’ 几个字。这几个字的意思,就是在均线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指数平滑处
理,不再是简单的平均了。下面以连续5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处理为例进行说明。
均线MA是将这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简单相加,然后除以5就得到了一 个均价,这就是均线上各个价格点。
指数平均线EMA则是将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按照先后顺序分别赋予一 定的权重(越靠后的收盘价被赋予越大的权重),然后计算加权均价,其计 算公式为:
EMA ( 5 ) =2/6 x C5 + 4/6 x EMA(4)
按照EMA的计算公式,还可以计算出EMA(4)的数值,即:
EMA ( 4 ) =2/5 x C4 + 3/5 x EMA(3)
按照EMA的计算公式,还可以计算出EMA(3)的数值,即:
EMA ( 3 ) =2/4 x C3 + 2/4 x EMA(2)
按照EMA的计算公式,还可以计算出EMA(2)的数值,即:
EMA ( 2 ) =2/3 x C2 + 1/3 x EMA(l)
按照EMA的计算公式,还可以计算出EMA(l)的数值,即:
EMA ( 1 ) =2/2 x C1 + 1/2 x EMA(0)=2/2 x C1=C1 至此,可以将上述公式合并计算,重新得到一个EMA ( 5 )的计算公式: EMA (5) =2/6 x C5 + 4/15 x C4+3/15 x C3+ 2/15 x C2+ 1/15 x Cl 从中可以看到,各日收盘价对于EMA (5)最终数值的影响是不同的, 即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越靠后的收盘价被赋予越大的权重。